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敕勒歌

乐府诗集〔南北朝〕

敕勒川,阴山下。
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辽阔的敕勒平原,就在阴山脚下。
天空如同毡制的圆顶帐篷,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。
天空青苍蔚蓝,草原辽阔无边。一阵风吹过,牧草低伏,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。

注释
《敕勒歌》:敕勒(chì lè):种族名,北齐时居住在朔州(今山西省北部)一带。
敕勒川:川:平川、平原。敕勒族居住的地方,在现在的山西、内蒙一带。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。
阴山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。
穹庐(qióng lú):用毡布搭成的帐篷,即蒙古包。
笼盖四野(yě,旧读yǎ):笼盖,另有版本作“笼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这首民歌,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,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,境界开阔,音调雄壮,语言明白如话,艺术概括力极强。

  “敕勒川,阴山下”,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。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,草原以阴山为背景,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。“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”,环顾四野,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。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,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,草原无边无际,一片茫茫。

  “敕勒川,阴山下”,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,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,无遮无拦,高远辽阔。这简洁的六个字,格调雄阔宏放,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。

  “天似穹庐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《敕勒歌》的诞生时代,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。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,他们把漠南一带称为“敕勒川”。著名的《敕勒歌》,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,后被翻译成汉语。

简析

  《敕勒歌》是一首乐府民歌,其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,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、热爱生活的豪情。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,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。接着两句用“穹庐”作比喻,将天空喻为蒙古包,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,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时,天野相接的无比壮阔之景。后三句描画了一幅水草丰盛、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,其有静有动、有形象、有色彩。全诗风格明朗豪爽,境界开阔,音调雄壮,语言明白如话,艺术概括力极强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子夜四时歌·渊冰厚三尺

佚名 佚名〔南北朝〕

渊冰厚三尺,素雪覆千里。
我心如松柏,君情复何似?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袁友人传

江淹 江淹〔南北朝〕

  友人袁炳,字叔明,陈郡阳夏人。其人天下之士,幼有异才,学无不览。文章俶傥清淡出一时。任心观书,不为章句之学,其笃行则信义惠和,意罄如也。常念荫松柏,咏诗书,志气跌荡,不与俗人交。俯眉暂仕,历国常侍员外郎、府功曹、临湘令,粟之入者,悉散以赡亲,其为节也如此,数百年未有此人焉。至乃好妙赏文,独绝于世也。又撰晋史,奇功未遂,不幸卒官,春秋二十有八,与余有青云之交,非直衔杯酒而已。嗟乎!斯才也,斯命也,天之报施善人何如哉,何如哉!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春赋

庾信 庾信〔南北朝〕

  宜春苑中春已归,披香殿里作春衣。新年鸟声千种啭,二月杨花满路飞。河阳一县并是花,金谷从来满园树。一丛香草足碍人,数尺游丝即横路。开上林而竞入,拥河桥而争渡。

  出丽华之金屋,下飞燕之兰宫。钗朵多而讶重,髻鬟高而畏风。眉将柳而争绿,面共桃而竞红。影来池里,花落衫中。

  苔始绿而藏鱼,麦才青而覆雉。吹箫弄玉之台,鸣佩凌波之水。移戚里而家富,入新丰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酦醅。芙蓉玉碗,莲子金杯。新芽竹笋,细核杨梅。绿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来。

  玉管初调,鸣弦暂抚。《阳春》《渌水》之曲,对凤回鸾之舞。更炙笙簧,还移筝柱。月入歌扇,花承节鼓。协律都尉,射雉中郎。停车小苑,连骑长杨。金鞍始被,柘弓新张。拂尘看马埒,分朋入射堂。马是天池之龙种,带乃荆山之玉梁。艳锦安天鹿,新绫织凤凰。

  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边多解神。树下流杯客,沙头渡水人。镂薄窄衫袖,穿珠帖领巾。百丈山头日欲斜,三晡未醉莫还家。池中水影悬胜镜,屋里衣香不如花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