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新·欲掩香帏论缱绻
柳永〔宋代〕
欲掩香帏论缱绻。先敛双蛾愁夜短。催促少年郎,先去睡、鸳衾图暖。
须臾放了残针线。脱罗裳、恣情无限。留取帐前灯,时时待、看伊娇面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欲掩去帷幕先说缠绵情感,蛾眉双双敛愁苦伴深夜。催促年轻的丈夫,先去睡觉,先把被窝热暖。
不多时,便将针线放置,衣裙卸下,情欲无限。将软帐前的灯留着照亮,时不时看看她娇美的容貌。
注释
帏(wéi):帐子,幔帐。
缱绻(qiǎn quǎn):本指男女情意深厚,此指男女交欢。
敛双蛾:双眼皱起眉毛。
鸳衾(yuān qīn):夫妻共寝的被子。唐钱起《长信怨》诗:“鸳衾久别难为梦,凤管遥闻更起愁。”
须臾:片刻,一会儿。
罗裳:罗裙,丝罗制的裙子。多泛指妇女衣裙。
娇面:娇美的容貌。
简析
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描绘,展现了一段温馨而缠绵的睡前情感交流。女子想要与心爱之人共叙缱绻之情,却先因夜晚的短暂而心生愁绪,她催促郎君先去安睡,是为了让鸳鸯被褥更加温暖;随后,她放下手中的针线活,褪去罗裳,与爱人尽情享受这温馨的时刻。郎君则特意留下帐前的灯光,以便随时能看到爱人的娇美面容。整首词语言靡丽,情感真挚而动人,其间翻涌着温馨又热烈的情潮。
柳永
柳永,(约984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 237篇诗文 1556条名句
山亭柳·赠歌者
晏殊〔宋代〕
家住西秦。赌博艺随身。花柳上、斗尖新。偶学念奴声调,有时高遏行云。蜀锦缠头无数,不负辛勤。
数年来往咸京道,残杯冷炙漫消魂。衷肠事、托何人。若有知音见采,不辞遍唱阳春。一曲当筵落泪,重掩罗巾。
书愤
陆游〔宋代〕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
行香子·七夕
李清照〔宋代〕
草际鸣蛩。惊落梧桐。正人间、天上愁浓。云阶月地,关锁千重。纵浮槎来,浮槎去,不相逢。
星桥鹊驾,经年才见,想离情、别恨难穷。牵牛织女,莫是离中。甚霎儿晴,霎儿雨,霎儿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