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荣勤学不倦
《后汉书》〔南北朝〕
桓荣初值仓卒,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,而荣诵读不辍。元卿哂之曰:“但自苦尔,何时得施用乎?”荣笑而不应。及荣为太常,元卿恨曰:“我农家子,岂意学之有利若是哉!”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桓荣早年遭遇社会动乱,与同族的桓元卿同处饥渴困境之中,但桓荣却不停地读书背诵。元卿嘲笑桓荣说:“你只是自讨苦吃,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?”桓荣笑着不回应他。等到桓荣做了太常,元卿遗憾地说道:“我像一个农家子弟一样目光短浅,哪里能料到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呢?”
注释
仓卒:匆忙,此指社会动乱。
同:同处。
饥:饥饿。
厄:困境。
辍:停止。
哂:嘲笑。
施:用上。
应:回答。
及:等,等到。
恨:遗憾。
是:(代词)这样。
简析
此文通过桓荣与族人桓元卿的对比,展现了治学态度不同导致人生境遇的差异。文章既批判了功利短视的求学观,也印证了“厚积薄发”的为学真谛——学问的价值不在即时效用,而在积淀中对人格境界的塑造,当人摆脱功利焦虑、专注提升自我时,方能在机遇来临时成就理想,实现生命真正的“利”。
述祖德诗二首·其一
谢灵运〔南北朝〕
达人贵自我,高情属天云。
兼抱济物性,而不缨垢氛。
段生蕃魏国,展季救鲁人。
弦高犒晋师,仲连却秦军。
临组乍不緤,对圭宁肯分。
惠物辞所赏,励志故绝人。
苕苕历千载,遥遥播清尘。
清尘竟谁嗣,明哲时经纶。
委讲缀道论,改服康世屯。
屯难既云康,尊主隆斯民。
代古诗
谢惠连〔南北朝〕
客从远方来,赠我鹄文绫。
贮以相思箧,缄以同心绳。
裁为亲身服,着以俱寝兴。
别来经年岁,欢心不同凌。
泻酒置井中,谁能辨斗升。
合如杯中水,谁能判淄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