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天台杂书

钱选 钱选〔宋代〕

灵境无人桃自花,东风吹散赤城霞。
山容对我横天末,柳色将春到水涯。
王粲忆秦空有恨,杜陵入蜀更舞家。
干戈满眼何年定,回雁悠悠白日斜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名山胜境无人来到桃花自行盛开,春风吹散了赤城山的霞光。
我观望着天边的山姿,春天已经染绿了水边的柳色。
王粲回望长安徒留满腔遗憾,杜甫在蜀地流离居无定所。
当前各处战争不息,何时才能平定?眼看夕阳西下又是一天,大雁北回又是一年。

注释
钱选: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和诗人。
灵境:泛指风景名胜之地。
东风:春风。
山容:山的姿容。
王粲:东汉末年文学家,曾因长安战乱,南下荆楚避乱,著有《七哀诗》等。
杜陵:杜甫号少陵野老。
干戈:指战争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天台杂书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以桃花自开、东风吹散霞光,展现自然之美无人欣赏的寂寞;颔联写山峦横亘天边,柳色将春意带至水边,进一步描绘春日景色;颈联借用王粲忆秦、杜甫入蜀的典故,抒发诗人流离失所、有家难归的哀愁;尾联以战乱频仍、归期难定的现实,以及大雁南飞、白日西斜的景象,加深了诗人的忧伤与无奈,此诗格调沉郁,描写了幽静美丽的自然景象,抒发出诗人内心的愁绪。

钱选

钱选

宋元间湖州吴兴人,字舜举,号玉潭,又号巽峰、霅川翁、清臞老人。幼有文名。宋景定间乡贡进士。入元不仕。工书,善画人物花木。尤善作折枝,其得意者,自赋诗题之。 50篇诗文  4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水调歌头·安石在东海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余去岁在东武,作《水调歌头》以寄子由。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,过中秋而去,作此曲以别。余以其语过悲,乃为和之,其意以不早退为戒,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。

安石在东海,从事鬓惊秋。中年亲友难别,丝竹缓离愁。一旦功成名遂,准拟东还海道,扶病入西州。雅志困轩冕,遗恨寄沧洲。
岁云暮,须早计,要褐裘。故乡归去千里,佳处辄迟留。我醉歌时君和,醉倒须君扶我,惟酒可忘忧。一任刘玄德,相对卧高楼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观潮

周密 周密〔宋代〕

  浙江之潮,天下之伟观也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。方其远出海门,仅如银线;既而渐近,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,大声如雷霆,震撼激射,吞天沃日,势极雄豪。杨诚斋诗云“海涌银为郭,江横玉系腰”者是也。

 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,艨艟数百,分列两岸;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,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,如履平地。倏尔黄烟四起,人物略不相睹,水爆轰震,声如崩山。烟消波静,则一舸无迹,仅有“敌船”为火所焚,随波而逝。

  吴儿善泅者数百,皆披发文身,手持十幅大彩旗,争先鼓勇,溯迎而上,出没于鲸波万仞中,腾身百变,而旗尾略不沾湿,以此夸能。

 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,珠翠罗绮溢目,车马塞途,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,而僦赁看幕,虽席地不容间也。禁中例观潮于“天开图画”。高台下瞰,如在指掌。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,真若箫台蓬岛也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减字木兰花·春月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二月十五夜,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

春庭月午,摇荡香醪光欲舞。步转回廊,半落梅花婉娩香。
轻云薄雾,总是少年行乐处。不似秋光,只与离人照断肠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